通識教育精神

大學教育是培育高級知識份子,使學生成為未來社會通情達理的領導者,故大學教育應以人文素養為其基礎,這才符合我國傳統儒家精神,或是西方大學來自古希臘羅馬時代「自由人」(freeman)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傳統思想。

一八二八年美國耶魯大學提出 -耶魯報告-(The Yale Report of 1828)中指出:大學的目的,不是教導單一的技能,而是提供廣博的通識基礎,不是造就某一行業專家,而是培養領導群倫的通才。學生從大學所獲得的,不是零碎知識的供給,不是職業技術的販售,而是心靈的刺激與拓展,見識的廣博與洞明。

知識是整體的,教育也是不可分割的,應是全人格教育,智能與情感(即理性與感性)、理論與實務(即規範知識與工具知識),都應兼容並包。本校雖屬藝術學校,但以「真、善、美」作為教育目標,十分符合通識教育的理想,因為在渾然天成,完美的教育境界中,真、善、美即交融成為一體,不可分割。這在西方哲學家,從亞里斯多德到康德,均有十分完整的論述。中國的方東美教授也認為把真善美這三個部分可看成一個完整的心智能力,感性可以上達悟性,悟性可以上達理性,而在形而上學體系中擴大理性的知識作用,一方面與意志配合,可以創建道德世界,他方面與情感融貫,可以成立藝術世界,形成三界一體的大宇宙。

大學是堅持真理的殿堂,藝術是性靈提升向上的力量,藝術教育如果分科太早,學生缺乏本門以外的知識與方法,目光侷限一隅,不能體會思潮的演進與社會脈動,亦無法全面觀照現代知識的發展,即有可能將藝術教育窄化或職業化,取法乎下,淪為「藝匠」訓練。因此,通識教育中心基於本校設校理念,擬將所有通識課程設計成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三大領域,每一領域再規劃成若干系列主題,每一系列主題下含若干門學期課程。所有通識課程與學校的藝術專業課程形成互補,各學系已開設的藝術類課程在通識課程盡量少開,將規劃重心放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兩大領域,在人文領域方面則選擇重點,加強文學、哲學、史學三種與藝術教育相關性較大的課程。此種規劃,無非是希望使專精教學導向的大學教育,能更平衡發展,使學生通過這些課程了解:自身與自身(心理或生理)、自身與社會環境、自身與自然世界的相互關聯,使學生生活於現代社會而知何以自處。